基数因素消退叠加对美出口下滑,4月中国出口同比增速回落至8.1%

记者 辛圆

海关总署周五公布数据称,以美元计,4月中国出口金额同比增长8.1%,增速较3月回落4.3个百分点;进口同比下降0.2%,降幅较上月收窄4.1个百分点,当月实现贸易顺差961.8亿美元。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表示,综合美国对华加征超高关税冲击,以及上年同期低基数效应消退,4月我国对美出口同比出现下滑,进而拖累了整体出口增速。

王青补充称,在加征关税幅度达到125%的背景下,之所以4月还有会一定规模的对美出口,主要有四方面原因。

他进一步解读称,一是特朗普 *** 对华加征125%的所谓“对等关税”,生效日期是4月9日。也就是此前报关出运的货物不受此轮“对等关税”影响。二是加工贸易委托方要完成产品接收。三是在一些美方进出口商与下游厂商签订中,对断供规模了巨额罚款,罚款金额高于关税加征额。最后,4月9日之后,手机、计算机等电子产品对美出口能够暂时豁免“对等关税”。

他表示,短期内中国对美国之外的出口市场还可能出现一定的“抢出口”效应,主要是规避美国对一些经济体90天“对等关税”暂缓期后可能出现的恢复加征风险。

海关数据显示,1-4月,中国前三大出口市场分别是东南亚联盟、欧盟和美国,其中,对东盟出口同比大幅增长11.5%,对美国出口同比下降2.5%,对欧盟出口增长4.9%。从4月单月数据来看,对美出口同比大幅下降21%。

展望未来,王青在采访中预计,5月美国对华加征超高关税影响将全面显现,中国对美出口同比降幅有可能达到70%至80%,加之其他影响显现,5月整体出口增速有可能进一步降至-8.0%左右。

进口方面,王青表示,进口仍在负值,一是受“关税战”冲击,进口需求下降;另外,近期原油等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下跌,也会对进口额增速有一定下拉作用。最后,我国对外贸易具有“大进大出”的特征,加工贸易占比较高,外部经贸环境变数骤然加大后,在压低我国出口增速的同时,必然会对进口有较大的影响。

往后看,他分析称,外部环境冲击对中国进口的影响还会持续显现,5月进口同比降幅或将扩大。贸易战之外,未来影响进口的主要因素是国内大力提振内需的政策效果。

  • 与沪深300ETF同甘共苦13年,韩勇卸任华泰柏瑞总经理
  • 一周新车盘点 | 仰望U7首搭水平对置发动机 阿维塔06开启预售
  • “就业在线”开展2025年民营企业服务月活动
  • 打破陈规,推翻“观看”:大卫·霍克尼首个数字艺术展登陆上海
  • 大众汽车在美国召回89417辆汽车
  • “行人相撞案”现场视频公布,法院:表述不当造成误导
  • 印巴停火,特朗普说是美国斡旋的
  • 习近平同俄罗斯总统普京茶叙
  • “玻尿酸女王”赵燕下一线,管理营销及护肤品牌业务
  • 日本地铁发生随机砍人事件,43岁嫌犯自述:特意选东京大学附近作案
  • 宣布停火后 印控克什米尔地区再次传出爆炸声
  • 奥特曼向马斯克示好:让我们做朋友吧,AGI太重要了,别让小恩怨妨碍我们
  • 央行金融市场司曹媛媛:投资主体对科技创新债券要树立长期的价值投资理念
  • 飞书谢欣:工具和人的关系存在错位,员工常被视为工具的附属
  • 美银证券:上调恒基地产至“买入”评级 目标价升至26.7港元
  • 私募再掀调研热,这两大行业是“香饽饽”!私募:股市处在质变的前夜
  • ​新疆:机械化助力辣椒高效、精准种植
  • 基本面 | 2023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升至6.1%,消费支出增速9%由负转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