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型更新引发老车主不满!中消协点名新能源汽车行业三大投诉热点

5月8日,中国消费者协会(以下简称“中消协”)在官网发布《2025年之一季度全国消协组织受理投诉情况分析》,文中公布了八项具体的投诉热点分析及典型案例,其中涉及新能源汽车行业三类投诉较为集中的新问题。

中消协指出,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加剧、销售模式转变及产品更新节奏加快,一些企业在营销和售后服务中存在不规范现象,导致纠纷的发生,具体表现为定金退款争议频发、车型更新引发老车主不满和补贴兑现落空引发纠纷三个方面。

首先,新能源汽车行业大多数厂商采用预售模式,部分消费者支付定金后,因车辆交付延迟、配置与宣传不符等原因申请退款,但商家以“订单已锁定不可更改”等为由拒绝退还;

其次,部分消费者反映,刚购车不久厂家即推出配置更高、价格更优的新款车型,消费者心理落差明显;

最后,商家在宣传中承诺的 *** 补贴、置换补贴或其他优惠在实际交付过程中未能兑现,从而引发纠纷。

中消协公布的一则具体案例显示,孙先生称其于2025年2月5日缴纳订金购买该品牌新能源汽车,2月9日缴纳剩余费用,共计13.28万元,2月10日办理机动车登记手续。办理完机动车登记手续的当晚,该品牌发布智驾系统并且全系标配。

消费者称在与该品牌销售沟通购买车型及其价格时,销售人员并没有告知车型即将停产,且购买的车型仅仅上市三个月。消费者认为销售人员在明确知道车辆将会重大升级的情况下,依然不对消费者明确告知,反而加快办理速度,让其在发布会当天完成交易,并承受莫大损失。消费者投诉要求商家对其购买的车辆进行免费升级或提供等额的经济补偿。

中消协认为,作为当前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之一,新能源汽车行业企业应摒弃“重营销、轻履约”的短视行为,强化合规销售和售后保障,建立消费者的长期信任。

在销售协议等条款中应清晰标注车辆配置、交付时间、退款条件等;明示各类补贴政策适用范围、申请流程及截止时间,不隐瞒限制条件。加大对价格变动和车型更新等营销环节的信息披露,平衡好企业自主经营与消费者体验之间的关系,切实维护消费者的知情权、选择权,推动新能源汽车行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 亚马逊展示人工智能机器人世界里新的人类工作岗位
  • 西班牙首相称大停电与可再生能源无关,将继续发展绿色能源
  • 神秘公司带来近29亿订单,算力黑马宏景科技业绩扭亏,四大隐忧浮现
  • 困守华南,珠江啤酒史上最强业绩暗藏三大隐忧
  • 四部门:到2025年底,全国行政村5G通达率超过90%
  • 百胜中国5月7日斥资240万美元回购5.53万股
  • 金价大跌!COMEX黄金期货一度跌破3270美元/盎司
  • 港股涨跌不一,恒生指数录得七连涨
  • 评论丨巴菲特为何长期持有日本商社股份?
  • 投教 ·信托|《蛮好的人生》里提到的遗嘱信托离我们有多远?
  • 一季度,上市银行净利润何以负增长?
  • 观察|天空之外的战场:官方叙事、新闻与社交平台中的印巴冲突
  • 地方新闻精选 | 浙江公开征集涉企行政执法问题线索 四姑娘山一游客疑因高反身亡
  • 景顺长城基金总经理康乐:深化利益共担机制 筑牢高质量发展根基
  • 中小零部件企业困于“账期游戏” 万亿汽车产业链的生死博弈
  • 上海浦东机场T1国内出发安检24小时开放?回应:属实,五一假期开始的
  • 美银证券:上调恒基地产至“买入”评级 目标价升至26.7港元
  • 汽车早报|4月全国乘用车市场零售同比增长14.5% 日本寻求美方撤销汽车关税